國內低成本航空將迎來春天。7日,民航局官網發布消息,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表示,將加快推進中國低成本航空未來發展,放寬低成本航空在飛機采購、運價、航線準入等方面的政策等。
簡化低成本航空審批手續
偌大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1航站樓里,作為國內唯一成熟運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僅擁有的幾個柜臺偏居一隅。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球有170余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26%。而在中國,這一數值則不足5%。
不過,國內低成本航空所占市場份額較弱的局面,或將有所改變。
民航局曾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出臺扶持低成本航空發展的行業指導意見。昨日,民航局有了新表態。民航局官網消息顯示,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稱,中國低成本航空運輸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符合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
他指出,將加快推進中國低成本航空未來發展。研究逐步放松對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輸管理,放寬低成本航空在飛機采購、運價、航線準入等方面的政策。同時,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進一步降低設立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民間資本和其他社會資金投資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據報道,夏興華日前透露,民航局正考慮在北京新機場建設中規劃低成本航空運輸的候機樓,進一步方便旅客出行、降低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
取消機票定價下浮限制
除上述利好消息外,民航局、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通知,取消國內航線機票定價下浮限制,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市場供求情況自主確定票價水平。也就是說,低成本航空公司能夠更好地發揮價格優勢。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曉津表示,國內航空市場的現狀是20%的乘客貢獻50%的客座率,另外80%的乘客不經常坐飛機,他們貢獻另一半運輸量。原因之一即票價過高,可以承受高價格的人數是有限的。取消下浮限制后,航空的市場化程度會提高,再加上低成本航空可能加速發展,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航空出行,擴大這個市場的容量。
目前,國內成熟運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只有春秋航空一家。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我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15億人次的航空客運量,但2012年只有3.2億人次。推動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以及航空大眾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名詞解釋
低成本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又稱廉航,不提供免費航餐等附加服務。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票價較傳統航空公司低30%左右,并大量提供數十元的特價機票。
■分析
無政府扶持為發展瓶頸
數據顯示,全球前十大低成本市場中,低成本航空公司運營著大部分國家超過50%的國內座位數。相比之下,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發展緩慢。
“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與傳統航空公司并沒有差異化的管理政策,這是國內低成本航空發展的瓶頸之一。”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亞洲規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亞航,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有可使用的低成本航站樓,同時政府還對亞航進行補貼獎勵。
但當下,國內低成本公司與傳統公司在同一航站樓運營,不能簡化流程,降低成本。
此外,飛機、航油、航材、機場服務費用等被國有壟斷企業控制,加上國內航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意識也都制約著低成本航空的發展。
民航干部管理學院副教授鄒建軍表示,國內航空乘客習慣于傳統航空公司提供的高質量服務,而低成本航空的餐飲等通常是需要付費的,這讓國內的一些航空乘客感覺不適應。
■行業動向
今年四航空公司布局低成本
就在民航局表態放寬低成本航空的政策限制時,國內航空公司已提早開始行動。
11月4日,一直定位高端路線的民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宣布,已向民航局申請,擬籌建低成本航空“九元航空”,注冊地、運營基地設在廣州。
而在此前,東航與澳洲航空公司將在香港設立新的合資廉航公司“捷星香港”,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快運剛剛完成了轉型成香港首家本土廉航的首飛。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國內至少有三家航空集團的四家航空公司布局低成本航空。而與此對比的是,此前十年國內始終只有一家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多家公司有競爭有合作,可以一起做大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形成規模和集群效應,改變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意識。